欢迎访问,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官方门户网!

门诊时间:二十四小时

就医须知

|

门诊出诊时间

|

预约挂号

您的位置: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
太原市精神病医院
简 介

       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太原市精神病医院、太原市第五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精神卫生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是太原市卫健委直属的三级甲等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较早成立的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云集了全省大部分的高级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为此后山西省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中心是山西省精神卫生防治办公室挂靠单位、山西省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心、山西省“医养结合”“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山西省生物精神病学省级重点培育实验室、山西省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队牵头单位;太原市医疗联合体牵头单位、太原市质控中心精神专科质控部牵头单位,太原市“医养结合”“安宁疗护”试点单位,是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战略合作单位。
       是“山西省精神卫生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太原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协同单位”“‘山西护工’培训临床实践基地”“山西省老年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

       现为:
       中国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管理分会山西理事单位
       山西省医院协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山西省医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山西省医学会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山西省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山西省护理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太原市医师协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太原市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太原市护理学会精神心理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中心院区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2691.4平方米,编制床位525张,开放床位625张,现有专科设备包括:CT扫描仪、彩色超声诊断系统、智能心理减压舱、认知能力评定与康复系统、经颅磁刺激仪、DR、智能反馈团体无限减压系统、心理量表综合评定系统、心理CT测评系统、心率变异分析系统、多导睡眠监控系统、醒脉通电痉挛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仪等。
       作为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承担着太原市及全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服务网络管理、技术指导以及精神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心理卫生等方面的临床、教学、科研及专业培训,负责医养结合服务及培训工作。具有完备的精神专科整体功能,目前开设有情感障碍科、睡眠医学科、精神疾病早期干预科、医学心理科、精神疾病康复科、老年精神病科、慢性病科、中医科、营养科等特色临床科室;开通了山西省心理援助热线(联系电话0351—8726199),为全国各地患者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精神卫生门诊向社会提供心理测查及诊断、心理咨询及治疗,各类精神障碍的咨询诊断、早期干预、门诊治疗、家庭治疗、住院治疗、康复指导及培训等精神卫生服务。
       我中心“精神科”是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临床心理学”是山西医科大学校级临床重点培育专科;“精神卫生学”是市级重点学科;“临床护理”是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65名,占全院职工的90.82%。其中卫技人员424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4名;硕士生导师3名,硕士研究生32名,博士研究生2名,具有解决精神科急、重、难病例的诊疗能力及心理卫生综合服务功能。
       按照十四五规划要求,我中心正在着力建设“太原市区域抑郁症诊疗中心”。2023年,由我中心自主培养的中南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博士牵头,成立情感障碍科,以治疗抑郁症、双相障碍、心境恶劣等精神障碍为特色,规范开展常见情感障碍相关疾病的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等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全程个性化的康复诊疗,提供多元化的精神康复服务。科室建设坚持向高目标看齐,以高标准为要求,立足高起点出发,奋力实现科室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情感障碍科的成立,和睡眠医学科、物质依赖科、早期干预科一起,为“太原市区域抑郁症诊疗中心”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心从2011年开始,引进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开展抗精神药物血药浓度检测工作,为临床医生开展精准治疗、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避免或减少药物过量的中毒反应,保证医疗安全,以及开展科学研究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多年来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运用及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下一步开展液质联用技术,以血药浓度检测,精神类药物基因组学检测为主要手段的精神卫生精准化治疗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2018年,我中心经省编办批准,正式成为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精神卫生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以来,借力山西医科大学的雄厚资源和优势,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大力加强内涵建设,调结构凝合力,优化资源创新管理,迈出了重整行装、奋起直追、转型发展、对标一流的脚步。